扫一扫
添加微信

咨询详情

围绕北京创新链布局津冀产业链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经实施了十年。十年来,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较高、最具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的人口经济集聚地区,协同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后,京津冀地区的变化非常大。

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和有关部门单位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宏伟蓝图不断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当初的规划正在不断变成美好现实。

十年来,京津冀地区在交通、生态、产业三大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取得突出进展,尤其是在政府推动作用明显的领域,效果更好。

区域协同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

产业发展与协同离不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加快市场化进程。京津冀产业发展和协同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调动起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真正动起来,因此,加快京津冀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是非常关键的。

近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开启了跨区域特别是发达的大都市地区和不发达的周边地区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探索实践,在多方面和多领域践行了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比如京津冀三地联合对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引导非首都功能疏解等做出具体规划;建立高层定期互访机制以及协同办沟通对接机制,协同办处室层面进行常态化沟通对接等等,都是区域内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具体举措。

总的来看,京津冀三地在政策引领和治理模式上均有突破。在政策引领方面,京津冀坚持中央统筹,强化政府引导的多元主体共治模式,以疏解“大城市病”为政策重点有序布局治理内容,鼓励市场与社会主体参与治理。

在治理模式层面上,京津冀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强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制度机制保障,解决由于过度集中所导致的“大城市病”问题以及通过向周边地区疏解产业功能以解决中心外围发展不平衡问题。

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稳步实施加速京津冀三地之间的要素流动。要素流动是非常关键的。要素流动的前提是能够获得收益或价值的提升,如果资本缺乏投资回报,劳动力等不能实现收益或价值提升,要素也就很难流动起来,因此促进资本、劳动力在京津冀三地之间的流动要从创造价值做起。

此外,京津冀三地可以通过合作共建科技园区促进协同创新,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先后与雄安新区、天津滨海、河北曹妃甸、承德、保定、石家庄等地创建合作园区,实现了北京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对区域内其他地区的创新溢出。

从数据来看,与十年前相比,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数据显示,2013-2022年京津冀三次产业占比增加了7.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京津冀研发投入强度从3.3%上升到4.25%,尤其是河北的研发投入强度增加了一倍;2021年京津冀数字经济专利授权数占全国的比例超过20%,京津冀全域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未来产业发展抓手在于围绕北京创新链布局津冀产业链

京津冀地区仍要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能过早地去制造业。目前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的现象值得注意。

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抓手,最重要的还是要围绕北京的创新链,布局河北和天津的产业链。从目前京津冀地区现有的产业链状况来看,如果再对钢铁等传统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可能难度更大,因此要从容易做的先做起。

围绕目前北京比较明显的创新优势,组织力量让市场发挥作用,在京津冀地区打造一两个跨区域产业链可能更容易实现,并会取得一定效果。目前北京创新优势较强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以及生物医药等。

京津冀需要根据三地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理顺产业发展链条,处理好北京制造业疏解与津冀协同、承接的关系,形成地区间合理的产业分工和联动机制。

在高精尖产业合作方面,聚焦实体经济,把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在专业化分工方面,可以在仪器仪表、电气机械、计算机、通讯及电子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等京津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加强两地间的产业和创新合作。

在空间结构优化方面,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区域,建立起‘北京创新-津冀制造’一体化格局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天津和河北制造业的支撑,未来北京研发的优势可能会减弱。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研发和制造的物理距离不宜过远,否则长期将造成两者的脱离。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京也要有一定的制造功能来支撑研发。

多中心有可能解决产业分布相对均衡的问题。建设京津冀科技创新“一心、三核、三带、多园区”,形成中心引领、三核驱动、三带辐射、多园支撑和优势互补、对接产业的区域科技创新格局。“一心”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核”为中关村、天津滨海高新区、雄安新区,“三带”为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带、沿海现代工业技术创新示范带、环京津绿色发展创新创业带,“多园区”为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依托,在多地共建科技园区,积极探索跨省市科技园区联合共建新机制和重大科技项目协同推进机制,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