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光影百年 凝聚奋进力量(一)
一幅幅历久弥新的电影海报,带领参观者走进百年光辉历程。10月1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党史学习教育电影海报展”在市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将持续到10月底。
本次集中展示的140余幅电影海报,所代表的电影作品拍摄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均甄选自收藏家高伟的珍贵收藏。展览分为“峥嵘岁月”“新中国中国梦”两个篇章,全景式呈现中国共产党从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到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风雨征程,生动记录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电影海报背后所体现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典型人物及动人故事,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激励人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重温红色经典,回望建党百年。古城保定曾走过的岁月硝烟,峥嵘犹在,数不尽的红色基因闪耀着不灭的光辉。《地道战》《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经典红色电影,更在中国影史上留下永不褪色的时代记忆,成为红色文化最厚重的积淀与传承,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而这些电影海报,也都出现在展览现场,令大家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红旗谱》 乡土气息融燕赵之风
保定日报记者 孟趁景
1960 红旗谱
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而立足于此的文艺文学创作,亦层出不穷。首版于1957年的《红旗谱》,便是一部极具冀中平原乡土气息,充分展现燕赵风骨的经典红色巨著,被誉为“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第一史诗”。
《红旗谱》的作者是河北蠡县人梁斌,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在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同时开始文学创作。1935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夜之交流》中第一次写到了“高蠡暴动”。1942年,他在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中初步勾勒出《红旗谱》的一些英雄形象。1943年,在此基础上扩充的中篇小说《父亲》,即是《红旗谱》的雏形。1948年他主动提出随军南下开辟新区,为《红旗谱》的写作积累了大量鲜活素材。
1953 年6 月,梁斌正式动笔写作《红旗谱》。他废寝忘食,笔耕不辍。《红旗谱》中的人物,几乎个个都有生活原型,每当写到动情处,想到那些与自己同生死、共患难的同学、战友和农民兄弟,梁斌总会潸然泪下。
1954 年末,《红旗谱》三部曲的草稿全部完成了。随后梁斌又用两年的时间,对《红旗谱》进行修改。1956 年春,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萧也牧来保定看了《红旗谱》的书稿后,激动地说:“这是史诗。我要带回去,出书!”梁斌却说:“还不够味儿,还要修改!”
1957 年11 月,《红旗谱》三易其稿,终于出版了。
《红旗谱》一问世,就轰动了中国文坛。茅盾将其赞誉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郭沫若为其题词“红旗高举乾坤赤,生面别开宇宙新”,并题写了书名。周扬、田汉等亦对《红旗谱》有很高评价。
40多万字的《红旗谱》中,梁斌以雄健豪放的笔触,主要讲述了蠡县人民“反割头税”和1932年7月保定“二师学潮”,以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为主线,描绘了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冀中平原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塑造了朱老忠、运涛、江涛、春兰等一大批中国共产党旗帜下的农民英雄形象。这些形象,都植根于广袤的冀中大地,都继承了无畏、彪悍与悲壮的燕赵风骨和民族传统精神。
1960年,《红旗谱》搬上银幕,导演凌子风,摄影吴印咸,主演崔嵬,成为“十七年”电影的一部力作。影片风格粗犷、激昂,表演、摄影、美工、音乐、美术都始终体现着冀中平原浓烈浑厚的乡土气息,有着令人感奋的“燕赵之风”。影片于1962年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崔嵬饰朱老巩和朱老忠)、最佳摄影奖(吴印咸)。
历史和人民是文学作品最终与最权威的评判师。
作为一部展现党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的历史画卷和壮丽史诗,《红旗谱》不仅在国内多次再版,更以其特有的民族精神、民族风格、民族气魄,跨越了国界、民族、时间,被翻译改编成俄、日、英、法、朝、越、西班牙、哈萨克等多种语言的版本出版,亦相继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木刻版画、连环画等多种文艺形式,被收录进中小学课本,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成为当代文学作品不朽的丰碑。
梁斌曾经这样说:“我永远忘不了农民父老在几十年的战斗生活中对我的影响和教育,不能忘记八年民族解放战争中广大农民父老不怕牺牲他们的身家性命,献出了他们的一切,没有他们对我的教育,肯定没有我这个梁斌,用我的作品参与解放全人类,为共产主义战斗终生。”
如今,梁斌黄胄纪念馆巍巍矗立在位于华北平原中部的保定蠡县,并免费对外开放。它以赤诚的情怀,珍贵的历史,详实的资料,依旧向我们讲述着这块热土上曾经发生过的波澜壮阔,为新时代的我们进行着深刻而丰厚的革命洗礼。
《小兵张嘎》 以童趣打动几代人的世纪经典
保定日报记者 孟趁景
1963 小兵张嘎
十月,秋风荡漾。华北明珠白洋淀,长堤青翠,水波潋滟,举步漫游,虽无夏季时的满目青翠,但极目浩渺,雁翎队、小兵张嘎、荷花淀派……随之荡漾脑海。
其中,13岁的勇敢小战士“张嘎”,尤其活灵活现——他歪戴破草帽,手拿木枪,身穿白褂,光着脚丫;擅游泳,能爬树,会摔跤,爱咬人;浓眉大眼,机灵鬼透,野气逼人。抗战时期,他住在冀中平原美丽的白洋淀边“鬼不灵”村,唯一的奶奶为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英勇牺牲,他历经艰辛当上小侦察员后,表现得勇敢、机智。他用一把木枪就缴了敌人的真枪,他被捕后与攻打岗楼的部队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钟亮,也替奶奶报了仇。但作为一个孩子,他身上又充满了活泼、淘气的童趣。
1961年,徐光耀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在《河北文学》上发表,1963年,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让人们了解了白洋淀里的水上神兵——雁翎队,认识了勇敢、可爱的嘎子。1964年,黑白电影《小兵张嘎》上映时,身份是抗日儿童电影,这就决定了它在“抗战电影”中的特殊性:一改战争片的恐怖和血腥,以“童趣”为革命乐观主义的标签插到了抗日的最前线,这在世界范围的二战影史上,亦不多见。
“甭说吃你几个破西瓜,老子在城里吃馆子都不交钱。”“别看今天闹得欢,就怕以后拉清单。”这是电影《小兵张嘎》中,胖翻译官和嘎子之间的经典对话,也是一代影迷心中的经典记忆。“嘎子”,一句河北方言就成了几代人最亲昵的普通话。而虎头虎脑、稚气逗人、“痞”气十足的嘎子,也以刚强执着的性格,身上体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情结,成为无数中国人心目中最完美的英雄和跨越年龄、时代的共同心理纽带。
电影上映后,很多人寻觅“嘎子”的原型。在民间,也流传着不少说法。有人说是赵波,有人说是燕秀峰(“燕嘎子”)。据当年参加过雁翎队的孙革老先生介绍,在拍摄《小兵张嘎》时,剧组曾邀请雁翎队员给演员做示范,讲解如何打枪、如何前进,如何作战等,片中嘎子戴的破草帽就是孙革老先生的。他认为,像“张嘎”这样的人和事在抗战时期有很多,“张嘎”是雁翎队员们的化身,代表的是白洋淀的英雄儿女们,并不具体指某一个人。据说,白洋淀流传着这样一个歌谣:“白洋淀,风景美,英雄多,人人都是嘎子哥。”
《小兵张嘎》的原著作者徐光耀,在再版前言里也写道:“一、凡是在白洋淀或敌后抗日根据地,与日寇作过英勇奋战并有一定贡献的人,都可在‘张嘎’身上找见自己的影子。二、‘张嘎’是个艺术创造的产儿,是集众人之特长的典型形象。”
时过境迁,这部曾荣获“第二届全国少儿文艺创作评奖故事片一等奖”、被社会各界公认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世纪经典”的抗日儿童片,已经踏入了“老电影”的行列。可小嘎子当年的豪言壮语,却依旧回响在人们耳边,留存在新中国几代少年儿童的记忆中。
如今的白洋淀,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旅游码头,366平方公里水域内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濠纵横交错,39个小岛点缀其中,夏季10万亩荷塘接天映日,12万亩芦荡密密丛丛。蜿蜒的水道和浩荡的水面,人性化、智能化的旅游服务,以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将历史上的红色经典故事讲得深刻,更将新时代的雄安新区故事讲得壮阔。
信息来源:保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