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dkxw.org.cn
"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全国首个创新驱动示范市
中国科协深化改革工作试点单位
9月7日晚至8日凌晨,一场震撼人心的月全食天象如约而至。为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天文奇观的魅力,普及天文科学知识,保定市科协主办,保定市科学宫精心组织了月全食观测活动,50余位天文爱好者齐聚科学宫天象厅,共同见证了这一浪漫的天文时刻。
此次月全食是今年我国境内唯一一次可完整观测的月全食,观测活动吸引了多方专业人士与爱好者参与,其中包括部分驻保高校天文社团成员、青少年科技教育专家教师以及资深摄影爱好者。大家怀着对天文现象的好奇与热爱,早早来到科学宫,期待着这场天象盛宴。
为确保观测活动顺利开展,让参与者更好地捕捉月全食美景,科学宫在月食发生前提前开展了专项培训。培训过程中,专业人员详细讲解了望远镜的操作使用方法,从设备调试到目标定位,耐心指导每一位参与者上手实践;同时,针对天文摄影技巧也进行了深入辅导与交流,分享了曝光参数设置、构图技巧等实用经验,帮助摄影爱好者解决拍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此外,科学宫还在天象厅为大家播放了生动有趣的天文演示节目,通过直观的画面与专业的讲解,让参与者扩展天文基础知识,增强认星能力。
随着夜幕降临,月全食观测和拍摄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从9月7日晚8点开始,参与者们纷纷架起望远镜和相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天空。当“红月亮”从云层偶一现身时,现场响起阵阵惊叹声。大家一边认真观测,一边根据培训所学的技巧拍摄月全食的不同阶段,记录下这难得的天文瞬间。观测和拍摄活动一直持续到9月8日早晨7点,全程秩序井然,氛围热烈。
此次科学宫组织的月全食观测活动,是2025年全国科普月保定系列活动之一,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绝佳的天文科普契机,它激发了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欲望,让更多人感受到天文科学的魅力,让参与者亲身领略天文奇观的壮美,尤其通过专业的培训和科普讲解,有效提升了大家的天文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取得了非常好的科普效果。下一步,科学宫将继续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天文科普活动,为广大天文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激发公众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与热情,全力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
【科普小知识】
月食作为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可分为月偏食和月全食两种。当月球仅部分地进入地球本影锥时发生月偏食;当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锥时则发生月全食。其形成原理是,当月亮运行到望(农历十五左右)的位置,且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若这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位于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影锥之内,此时地球背着太阳那一面地区处于黑夜,那里的人们便能看到月食现象 。月全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各阶段有着不同的天象特征。初亏时,月球边缘与地球本影锥第一次外切,月食开始,被食部分逐渐增加;食既为月球边缘与地球本影第一次内切,月全食开始;食甚是月球中心离地球本影轴最近之时;生光是月球与地球本影锥第二次内切,月全食结束,被食部分逐渐减少;复圆是月球边缘与地球本影锥第二次外切,月食过程全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