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科学技术协会

保定市科学技术协会

www.bdkxw.org.cn

"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全国首个创新驱动示范市

中国科协深化改革工作试点单位

易县成功举办2025年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暨中国航天主题报告活动

2025-09-04

2025年9月1日上午9时30分,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九三阅兵到来之际,“2025年全国科普月易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易县第三中学隆重举行。一场跨越线上线下的航天科普盛宴在这里开启,全县9万余师生共同聆听来自太空的国家记忆与民族骄傲。

本次活动由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易县教育和体育局、易县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和志愿者团队联合承办。

图片1.png

一、活动背景:特殊时机彰显科普意义

九三阅兵是展示国家威仪和军事实力的重要场合。选择在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启动科普月活动,凸显了科技强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科普月活动作为全国首个科普月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围绕“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的主题,易县科学技术协会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整合多方资源,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贡献力量。

 图片2.png

二、规模空前:线上线下覆盖九万师生

启动仪式由易县政协副主席杨建会主持,易县宣传部长王明月致欢迎辞,航天基金会副理事长侯秀峰做重要讲话,强调了科普工作对国家创新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意义。研究员符志民、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秘书顾吉环、航天员陈全大校、研究员吕晓戈、孙老师、县教体局局长赵合忠、县科协主席舍小尉等领导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第三中学报告厅座无虚席。容纳1200人的报告厅迎来了344名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同时通过线上平台连接了全县9万余名师生。

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极大地扩展了活动覆盖面,实现了科普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让更多青少年感受到航天的魅力和科学的乐趣。

 图片3.png

三、权威解读:航天文化浸润心灵

启动仪式后的第一场活动于上午10时至11时30分举行,由研究员符志民主讲题为《中国航天文化的起源、形成、创新和发展》的专题报告。

符志民研究员从航天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历程入手,阐述了伟大事业与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他从精神文化、质量文化、成功文化、创新文化等层面系统介绍了中国航天文化。

报告深入浅出,既讲述了航天事业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的辉煌历程,也阐释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航天质量座右铭。

图片4.png

四、精神传承:航天精神照亮未来

报告着重强调了航天精神文化。符志民指出,中国航天在艰难困苦中坚持自力更生,在转折变化中坚持自主创新,在快速发展中坚持勇攀高峰,在迎难克艰中追求卓越,独具时代性、实践性、民族性、独创性、系统性、传播性。新时期必须持续挖掘、发展、守望、传承和弘扬,使其成为实现航天梦、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这些精神内涵让在场师生深受感动,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精神洗礼。

图片5.png

五、延续精彩:科普月活动持续开展

全国科普月活动期间,易县科学技术协会将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20场主题策划”中共有8场航天科普报告会和1场航天专业实操,在全县范围内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探索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