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dkxw.org.cn
"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全国首个创新驱动示范市
中国科协深化改革工作试点单位
3月17日,保定市徐水区首个气象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校园气象站在徐水区第三中学落成揭牌。
据介绍,徐水三中校园气象站现已配备人工雨量筒、蒸发皿、温湿度百叶箱等设备,气象展览馆有展示风向风速计、温度计、日照计、气压计等老式气象监测设备的展柜,气象科普知识书籍、手册、彩页、拼图等,后期将增加气象科普展板、智能体验设备,逐步完善相关功能,探索多元化气象科普研学课程。
徐水区气象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徐水第三中学校园气象站揭牌
为推进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徐水区气象局、徐水区科学技术协会、徐水区第三中学共同打造气象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校园气象站,设置气象展览馆,开设气象科普社团,实现气象科普常驻校园,引导学生零距离学习气象知识,提升防灾减灾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
学生走进徐水气象局气象监测站,在专业人员讲解下,了解风塔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气象知识
当日下午,徐水三中师生走进该区气象局,实地参观规范化的气象监测站,近距离了解专业气象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观看视频短片,通过气象知识VR仪和360度全息影像仪等智能设备沉浸式体验气象科学。
学生沉浸式体验气象VR设备
近年来,徐水区充分整合资源,通过开发特色科普课程、举办科普竞赛、建设科普教育基地,推进“科普教育+研学实践”相结合,以“走出去”“领进来”等方式,广泛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及气象研学实践活动。同时加大气象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建设力度,引进360°全息影像仪、气象知识VR仪等智能设备,让深奥的气象科学活起来、具象化,变成可观可感、看得懂学得会的气象常识,拓展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气象科普活化课堂。
在气象监测站,学生在专业人员讲解下,近距离了解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