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dkxw.org.cn
"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全国首个创新驱动示范市
中国科协深化改革工作试点单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科技合作面临更大挑战的背景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与产业安全的战略支撑,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在组织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激活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亟须以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为必要前提。
一、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对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意义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科技能够实现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突破,解决共性技术问题,避免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要求科技能够转化为生产力,以创新链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以产业链促进创新链迭代升级;要求以完善创新体系作为重要支撑,从点的突破转化为系统整体推进,实现整体效能的提升。企业作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主导者、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其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竞争压力时,快速获取外部新知识、开发知识新组合、识别知识新应用,进而产生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意味着技术突破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技术集成能力等能力的系统跃升,对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创新能力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前提。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高投入、长周期、复杂性、战略性等特点,往往需要承担巨大的试错成本,与此同时,技术突破开辟的新发展空间能够为企业提供巨大的盈利能力。随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夯实,企业在产业技术方向研判、路线选择、要素融通、成果应用、产品集成中的主导作用愈发凸显,成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企业的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能力,成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表征。
企业创新能力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企业作为产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载体。企业创新具有外部性,能够推动提升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企业创新能够开拓新的产业领域和市场空间,培育新的增长点,带来新兴产业的发展;抑或是催生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引领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攀升。企业创新能力不仅是自身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
企业创新能力是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的关键要素。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充当联结者、协调者和集成者作用。企业活跃于经济和技术主战场,在感知市场机会、创造市场需求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立足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企业凝练基础性技术攻关问题,面向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方向部署前瞻性科学研究选题,以需求为导向与其他创新主体构建创新网络,聚集创新要素,开展集成攻关,形成技术相互支撑、学科交叉融合的科技创新共同体、生态体、命运体。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意味着提升技术需求阐述、技术协同攻关、技术转化应用等各环节效率,形成相关主体之间的高效合作、协同演化的创新格局,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持续提升。
二、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分析,已有研究主要从创新内容和创新过程两类视角出发界定企业创新能力的维度。基于企业创新内容的复杂性日益增加,本文采用过程视角,从创新要素投入、创新活动组织、创新主体产出三方面剖析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现状。
(一)创新要素投入情况
一是企业研发经费规模稳步增长。近年来,我国通过不断优化企业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等,推动企业不断提升创新投入水平。企业日益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研发投入持续攀升。企业研发(R&D)经费从2000年的540.6亿元增至2022年的23 878.6亿元,2018至2022年间在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中占比维持在76.6%~77.6%。
二是企业研发人才拥有量持续提升。从研发人才拥有量看,我国人才总量实现了持续较快提升,从2018年的438.14万人年增长为2022年的635.36万人年。其中,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18年的342.48万人年上升到2022年的499.78万人年。2018—2022年间,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比例相对较为稳定,维持在76%~79%。
三是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水平不高。从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来看,2018—2022年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中基础研究支出从33.49亿元快速增长为174.92亿元,占比从0.21%增长至0.73%。2022年我国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在基础研究总投入中占比为8.64%(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虽然随着科技创新进入“无人区”,领军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的意愿不断增强,但对比美国、日本等科技创新强国的领军企业而言仍有不小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我国企业创新起步较晚、创新基础更为薄弱的问题。
(二)创新活动组织情况
随着创新网络化特征日益明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往往需要多个创新主体深度协同、融通发展。根据2023年自然指数,全球顶尖高校或科研院所数量中美持平,中国高水平大学与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和能力持续提升,为多主体间开展创新合作、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近年来,企业研发经费外部支出稳步增长,企业对境内研究机构支出从2018年的338.4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61.41亿元,企业对高校支出增长近三成(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尽管目前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格局基本形成,但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目标和价值取向存在差异,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与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不相适应,导致科研人员对企业需求了解不足,不同主体之间较难形成合力。科技领军企业虽然在科技创新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但其平台链接作用未能有效发挥。2022年规上企业开展创新合作的比例不足三成,其中,创新合作主要以企业与上下游企业、集团内其他企业之间合作为主(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并且,不同类型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不够深入,尚未形成系统化整体协作态势。据《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高校与企业创新合作的方式以“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或技术服务”为主,从事过此类创新服务的高校占比高达95.8%,采用创新联合体等长期合作方式的比例不足四成,而以技术作价入股开展合作的高校比例为14.2%。
(三)创新主体产出水平
一是企业创新产出规模提升、结构优化。截至2023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约有42.7万家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同比增长7.2万家;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到290.9万件,占比首次超过七成(国家知识产权局,2024)。根据《全球创新指数2023》,中国高科技出口占贸易总额比重达到28.0%,位居世界第五,高科技产业发展规模优势明显。
二是领军企业科技创新全球竞争力有待强化。2023年,中国共有142家公司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占比为28.4%,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位。然而,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国企业从事能源、基建、银行等行业的占比较高,而美国企业在生物医药、TMT、高端制造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中国高新技术发展水平与美国仍存在差距。根据科睿唯安发布的2023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报告,中国企业仅有4家上榜,较2022年(5家)有所下降。截至2024年1月,CB Insights全球独角兽公司榜单中,中国独角兽企业有171家,占比13.9%,与美国(53.2%)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从独角兽企业入榜时间来看,中国每年新入榜企业数量自2021年达到40家的峰值后,下降趋势较为明显,2022年和2023年均只有8家企业新入榜。
三是中小企业创新产出质量有待提升。中小企业对经济环境较为敏感,经营活动较为脆弱,面对技术创新伴随的不确定性,更倾向于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降低经营风险,在创新投入方面往往更为谨慎。中小企业在人才、资金、产业资源等方面的不足进一步限制了创新能力的提升。即便是作为中小企业创新排头兵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仍存在专利授权率低、技术全球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据统计,2022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明专利平均授权率为36.03%,是上市公司的1/3;截至2023年7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PCT专利仅为1.65件,近八成企业没有PCT专利,仅不足0.2%的企业有100件以上的PCT专利申请(数据来源:智慧芽《2022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能力报告》《2023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能力报告》)。
三、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目标,我国企业创新仍存在创新发展相对滞后、主体协同不够深入、创新引领作用不强等问题,未来应以提升创新主体技术攻关能力为基础,推动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并将持续优化创新环境作为支撑,持续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一是强化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按照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要求,引导科技型领军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国家战略、市场需求、产业发展,打造创新要素集聚枢纽,提升创新要素的整合能力和原创技术的策源能力。支持领军企业加速布局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力、产业引领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中小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强、创新路径依赖程度低、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灵活的优势,鼓励中小企业不断强化创新能力和市场影响力,走高水平技术创新带动高质量创业的发展道路。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资金、人才、市场等必要条件,打破创新要素壁垒,推动共性技术开放共享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科技型企业的梯度培育机制,促进高成长企业健康发展。
二是营造要素融通成果共享创新体系。释放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活力,大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整合科研资源,搭建公共研发服务平台,面向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研发服务;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仪器等科研资源开放共享,赋能企业创新活动。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从国家战略、市场需求中凝练技术难题与科学问题,推动产学研用各类主体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支持国内具有技术引领能力、产业链带动能力、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牵头设立高水平创新联合体,与相关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其他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和高效的创新机制,合作各方基于关键核心技术制定清晰的创新战略及路线,领军企业为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资源。持续探索和完善科技创新合作中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遴选部分创新联合体作为试点,探索在产学研协同攻关、收益分配激励、知识产权共享等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开展重点应用场景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并对成效显著的应用场景进行择优支持。
三是构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政策的环境营造功能,为创新活动提供配套措施和基础保障,实现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长效适用。持续推动科技评价改革,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评价中综合考虑产学研合作能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情况、资源开放共享情况等。健全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协调产业发展和保值增值双重关系,在考核指标中纳入中小企业创新合作情况、中小企业技术服务情况等,把前瞻、共性技术研究纳入研发经费加计扣除并视作利润考核。打破创新要素壁垒,加大科技项目、人才计划等对民营企业的开放力度,增加民营企业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的参与比例。探索科技创新容错机制,尊重科技创新规律,持续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科技创新导向。建立国有资本投资容错机制,鼓励面向重点产业链上的初创企业发展,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国企的规模和信用优势,通过投资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本力量,有效衔接科技—产业—金融,带动产业链整体创新发展。
来源:科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