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dkxw.org.cn
"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全国首个创新驱动示范市
中国科协深化改革工作试点单位
开局之年的保定,科技创新比以往更为火热。
6月9日至12日,三场大会接踵而来:涿州,2023京津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暨产业招商大会,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发、谯仕彦等全国农业领域大咖共商现代农业发展;高碑店,保定市“十万电商”公益培训、“京津冀电商免费培训”公益项目上线腾讯公益平台;涞源,白石山“地球科学与宜居环境”科学大会即将启幕。
政府搭平台、企业盯技术、老乡们围着农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向上,场景下沉;一着新棋,满盘生辉。
“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北考察时作出的重要指示。这为保定加快高质量发展指出明确方向、注入强劲动力。
政府战略新:筑高地成热土
——打造京津雄保协同创新共同体,做大新型创新平台,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加速创新要素集聚
作为全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河北省唯一一家“科创中国”试点城市,闯新路是时代赋予保定的发展之责。
与国内大多数城市一样,保定短期内增长动力转换仍需加快。此前,省委书记倪岳峰明确提出,保定要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走在前列、打造新样板。
闯新路的前提,是先打路基。
保定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重大机遇,全力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
看似与创新关联不大,实则最为要紧。
城市缺乏“高大上”的品牌形象,就难以聚集发展势能、提振发展信心。保定要往哪里走?在市委书记党晓龙看来,要打破刻板印象,聚焦新颜值、新场景、新赛道,重塑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其次,是发展战略。
筑梦京津冀,保定的区域优势就是战略优势:
——面向经济主战场,以创新识变,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动优势产业延链、短板产业补链、传统产业升链和数字化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建链,建设“7+18+N”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融入以北京为主导的京津冀产业链和大市场;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创新应变,勇担碳达峰、碳中和使命,“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京津冀地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零”的突破;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创新求变,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际医疗基地建设,打造特色专科引领、医产研教数养融合发展的“世界一流生命健康之都”。
去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考虑,并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统筹布局。
保定迅速贯彻落实。当前推动工作的破题点在于:如何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
为此,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打造京津雄保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做大新型创新平台,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推动京津研发、保定转化,雄安创新、保定先行。
在工作推进上,市委、市政府充分用好北京创新要素资源富集优势,积极为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提供条件和环境,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密切结合。
如今,在大会开始前组织座谈会,已经成为保定举办峰会论坛的惯例。各领域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翘楚的集结,是保定发展难得的高端“智囊团”——聚焦发展痛点难点关键点,市委书记、市长抓紧机遇、带队取经。
今年上半年,我市一系列亮点举措务实管用:统筹布局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推进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探索“利益捆绑、利益共享”机制;联合驻保高校率先成立“河北大学双卓教育学院”“保定乡村振兴学院”,邀请百余名高端人才来保挂职;谋划启动“保定小院”和青年未来社区,等等。一个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科技成果竞相涌现的逐梦之地正在加速形成。
部门机制新:技术向上,场景下沉
——深化“揭榜挂帅”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在发展大局中找准方向、定位和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
保定对此有深刻体悟。
2021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揭榜挂帅”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近两年来,市科技局先后发布5批、159个项目,市本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安排1880万元对32个项目给予支持,带动企业研发投入超过两亿元。
作为首个签约项目,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发榜的“适用于多应用场景高效组件智能诊断逆变器”项目,研发成功后,将促进度电成本降低5%至10%,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不负重托,“揭榜挂帅”的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技术向上,场景下沉。今年,市科技局将农高区作为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政策示范专区,为入驻企业申报“揭榜挂帅”项目设立专榜,征集发布了包括农产品加工技术、农机装备技术、现代生物技术领域在内的73项涉农企业技术需求。同时,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陪伴式”政策指导服务。
京津冀三地协作绝非简单的产业对接,而是要打造基于创新资源、产业优势和实际需求的协同创新共同体。
如今,“揭榜挂帅”为京津冀创新合作搭建了新的桥梁。数据显示,市外科研单位带着成果揭榜保定企业技术需求的比例超过90%,省外技术成果在保定落地转化的项目比例超过60%,京津团队揭榜占比37% 。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创新要素流动,正在向保定县域范围拓展和延伸。调研摸底、政策解读、专题培训、专项帮扶,科技部门按照“一县一策”差异化提升的工作思路,协助各县(市、区)找准快板、短板和突破口。去年,我市县域科技创新平均得分增速全省第一,获得省县域科技创新奖励资金4100万元。
“科技创新工作要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找准方向、定位和重点。”市科技局局长贾文征介绍,今年的工作重点,将充分发挥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引领作用,年底前争取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8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速保持10%以上,持续保持在全省前列。
企业爱创新:以技术进阶赢得发展主动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走在创新前沿的保定企业,对新领域新赛道的嗅觉一向特别灵敏。
在位于保定市莲池区长城汽车精工自动化公司,坐落着国内首个5.5G柔性应用试点实验室。就是这里,验证了空口时延4ms、稳定性99.999%的性能指标,为“未来工厂”提供建设范例。
该公司总经理李建和介绍,5.5G对国家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去掉有线束缚,降低建设成本和检修时间;利用5.5G低时延、高可靠性,实现多网融合,实现驱控一体化等等。
数字化转型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6月1日,市政府、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中国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强强联手。
在“北大—中创宽禁带半导体联合实验室”,研发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专家每周都来这里开展研发工作,集中力量向AlN多晶复合衬底技术发起科研攻关。”保定中创燕园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永健介绍,该项全新技术由公司在领域内率先提出,研发成功后,衬底所受局限更小、制备成本更低。
我市大力支持长城汽车、同光半导体等科技型、高成长型企业发展,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积极谋划算力网络等未来产业健康有序成长,给予个性化、精准化、体系化的重点扶持,推动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目前,保定已与69个全国学会、2100余名院士专家建立合作关系,聘任112名院士专家为“保定市特聘专家”,促进“专家链”面对面服务“产业链”,强大科技资源有效服务全市1326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20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此态势下,“投资保定等于投资未来”成为一种共识:数据显示,央企在保子公司已达到225家,中国五矿、中国钢研、中电科等专业园区和河北京车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纷纷落地见效;中关村保定创新中心入驻企业达到336家,深圳园、深圳湾、高新数智谷等聚集作用明显……保定高质量发展势能愈发强劲。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创新保定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题待解——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的机制还需加强,软件、数据库等知识资本投资需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还要加把劲……这些既需要自身努力,也需要国家层面政策扶持。
6月9日,《半月谈》刊文取题——《保定:“宝地”三新》。保定有“宝”,更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恒心和执行力:牢记嘱托,蹄疾步稳,大题初破,精彩待续。
来源:保定日报